上证50ETF期权隐含波动率的构建:你清楚吗?
时间:6年前 阅读:5243
在上证50ETF期权投资中不少朋友们都关注到我们的波动率问题,但是很多投资者并没有考虑到隐含波动率。那么隐含波动率是如何构建的呢?
单一合约隐含波动率的计算很简单,由期权价格反推而得,但是期权合约众多,每一个合约的隐含波动率只能反映该合约的性质,对于整个期权市场则缺乏有效指引。研究者会根据各个期权合约的实虚值状态、成交量大小、期权存续期等因素,计算出某一日的综合隐含波动率,并按日期连线得到隐含波动率指数曲线,以此来反映市场状况。
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类隐含波动率指数编制方法:
一是VIX指数编制方法。该方法由美国CBOE交易所首次提出,利用方差互换原理,通过选取近月合约和次近月合约一系列满足条件的看涨、看跌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将其加权平均而得。
二是交易量加权法。其权重是该品种期权交易量与该期权总交易量的比值,显然,成交量越大的品种对整体隐含波动率产生的影响越大。
三是Vega加权法。Vega是指期权价格相对于标的资产波动的敏感系数。由期权定价理论可知,平值期权的Vega值最大。从市场表现看,平值期权也是成交最为活跃的一类合约,该加权方式和成交量加权法类似。
四是特定合约选取法。不进行加权,只选取代表性期权合约隐含波动率,例如,平值期权、成交量最大期权合约等。
事实上,无论哪种方法,得到的隐含波动率走势差别不大。下面按照特定合约选取方式,计算近月合约平值看涨、看跌期权算术平均隐含波动率,将其作为波动率代表,得到波动率指数如图IVIX与近月平值隐含波动率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证50ETF期权涉及当月合约、近月合约及随后两个季度的共四类合约,当月合约成交量最大,代表性强,但是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当月合约隐含波动率有增大倾向,很可能夸大了市场波动预期,而近月合约成交量小,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表现。综合来看,近月合约成交量大,不会出现自然增大倾向,适合作为代表性合约。
相信大家在看完这些之后已经在心中对于隐含波动率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何想要投资期权最好将这些都计算清楚,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亏损。更多上证50ETF期权资讯欢迎关注期权记财经网。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ttps://www.qiquanji.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微信扫码关注
更新实时通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