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利空消失 国内糖价有望重回上升通道
时间:6年前 阅读:4809
近日,国内糖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幅波动,在市场恐慌情绪集中释放后,预计国内糖价仍将由基本面主导。在全球减产大背景下,糖价持续走强的概率较大。
仍处减产周期
1月下旬开始,受疫情影响,甘蔗砍运中断,产糖进度延迟,食糖仓储物流遇阻。当前,国内2019/2020榨季生产期进入尾声,产量基本明朗。
北方甜菜糖已全面收榨,内蒙古与新疆合计增产9.5万吨,南方甘蔗糖产区的出糖率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仍弥补不了甘蔗单产大幅下降的损失。截至2月底,全国2019/2020榨季累计产糖882.54万吨,全榨季食糖总产量预估值为1025万吨,较上榨季减产约50万吨。
消费保持稳定
糖作为调味品或者高能食品,具有很强的消费刚性,过去几十年食糖消费增速保持平稳增长。疫情期间,国内社会经济活动基本停滞,市场对于食糖消费感到担忧,然而2月国内食糖消费并未出现大幅下滑。
2月全国销糖81.64万吨,与往年同期持平;累计销糖率为45.52%,同比仅下降0.29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此外,本榨季国内糖市开局良好,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全国单月销糖量持续高于往年,糖企销售压力在榨季前期已经消化了大部分。
2月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PMI为42.0%以上,远高于全国制造业PMI35.7%的水平,同时农副食品加工、食品等行业新订单指数高于生产指数,处于扩张区间。终端企业运营情况良好且具有可持续性,食糖采购需求旺盛。
现货市场复苏
2月下旬开始,广西、云南产区制糖集团单日销售破万吨的情况时有发生,现货成交价稳定在5800元/吨区间。2019/2020榨季国内白糖(5435, -128.00, -2.30%)累计平均销售价格为5701元/吨,高于制糖成本,糖企盈利大幅改善,一致性看好后市。
预计疫情过后,短期现货市场会出现采购放量。2003年7月“非典”基本结束,7—9月食糖销售总量大幅增长约40%,远高于临近年份的数值。现在国内GDP较2003年已经有数倍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更强,疫情期间被抑制的消费需求短期内会恢复。
最大利空消失
《广西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和食糖商业储备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广西从2020年开始对使用脱毒、健康种苗的新植蔗种植主体给予350元/亩的补贴。假设新植蔗亩产为5吨,则每吨种植成本下降70元,这为糖企制定甘蔗收购价拓宽了下限。由于该政策每年覆盖的种植面积有限,对于市场造成的冲击较小,同时也意味着甘蔗直补政策在近几个榨季内出台的可能性归于零,市场最大利空因素消失。
进出口政策方面,随着外盘价格攀升,食糖进口成本不断上涨,即使配额外进口关税在5月下调至50%,对于国内糖价造成的冲击也将大幅减弱。而且由于疫情影响,境外各港口与陆路口岸管制加强,叠加海运费上升等多重因素制约,预计今年我国走私糖流入数量也将处于较低水平。
牛市基础牢固
由于泰国超预期减产,国际糖业研究机构将2020年全球食糖产销缺口上调到700万—800万吨的高位水平,同时全球食糖贸易持续处于供给偏紧状态,印度与巴西等国出口量大幅提升,去库存顺利。2月,巴西食糖出口量为131万吨,同比提高12.4%;印度2019/2020榨季的出口量也有望超过500万吨。
另外,巴西新榨季食糖增产预计有限。虽国际原油价格大跌,但巴西乙醇并没有同步下跌,甘蔗生产乙醇的利润高于制糖。预计4月新榨季开始后,巴西糖厂不会马上大幅上调制糖比,因此新增的食糖供应量有限。
今年原糖供应仍然偏紧,国际食糖牛市基础牢固,随着夏季消费高峰到来,原糖价格或再次上攻。
总体而言,疫情过后,国内糖价有望重回上升通道。
(作者单位:广西泛糖科技)
责任编辑:张瑶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ttps://www.qiquanji.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微信扫码关注
更新实时通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