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盛会召开在即 “风险管理与场外衍生品发展”成热议话题

时间:5年前   阅读:5348

近年来,场外期权业务成为我国证券期货市场新的业务增长点,场外衍生品业务成为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在11月30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风险管理与场外衍生品发展”将是本次会议热议的话题之一。

业内关注场外衍生品市场建设

据了解,目前金融机构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参与积极性普遍较高。银行、证券、期货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了包括场外期权、收益互换、远期等丰富多样的风险管理工具,涉及大宗商品、外汇、利率等多个领域。期货公司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帮助实体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

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揭幕后,由中信期货、民生银行等机构承办的大会分论坛――“风险管理与场外衍生品发展论坛”将于同期举行。论坛将以“时代背景-工具介绍-实践应用”为主线,首先介绍宏观经济环境和场外衍生品发展的时代背景,突出介绍风险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分别从银行、证券、期货的角度,对风险管理工具以及创新服务模式进行展示。银行重点从产品角度介绍衍生品应用;证券固收从利率、汇率、大宗三个维度展示衍生品工具;期货则以现货企业价格风险管理的不断升级为主线,介绍现货衍生品与期货衍生品等场外工具应用。最后,由优秀风险管理企业分享衍生品的实践应用。

据介绍,论坛将以“期货市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进行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模式的探索与经验交流,同时聚焦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发展与风险控制等话题。

积极创新拥抱新机遇

放眼国际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并逐步超过场内市场。相较于国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史和成交规模,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尚在起步阶段。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场外衍生品交易规模近3万亿元人民币,场外衍生品未平仓名义本金为3466.71亿元,环比增长4.84%。其中,场外期权业务存量占比达79.70%。实体产业、金融机构参与场外衍生品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为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国内各期货公司纷纷设立风险管理子公司,主要开展五大类业务,仓单服务、基差贸易、合作套保、场外衍生品业务和做市业务。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产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需求不断增加,如何通过风险管理模式和服务产品的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实体企业,成为期货及相关金融行业人士持续关注、不断探讨的课题。

据介绍,风险管理是期货市场发展的本源。业内人士表示,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期货业将积极创新、加速转型,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促进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助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ttps://www.qiquanji.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微信扫码关注

更新实时通知

上一篇:LOF和ETF有什么不同?要怎么进行投资?

下一篇:Nginx的upstream_response_time

网友评论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